第两百四十六章 超算-《科技王座》


    第(2/3)页

    坐在最靠近出料口位置的检测人员,快目视组装完成的电路板,是否存在错焊、漏焊的情况。在他后方还有两名后备目视检测人员,当最靠近出料口的那名检测人员正在工作,又有新的电路板送到时,这两位检测人员则会越过他,拿起新到的电路板进行第一道目视检测工序。

    确认无误的电路板,被放到条状检测台的中间传送带上,送到后面下一个检测环节。

    三十余米的检测流水线上,数十名检测员所负责检测的项目、范围、流程各不相同,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也不一样,有的是示波器、有的是电路表,分别对应不同的检测项目。

    经过全部检测合格的电路板,被传送到检测台末端,被几名工作人员放到一个比电路板略大一点的有机玻璃盒子内,上方覆盖一张塑料泡沫软垫,一层层摞在一起。当累积到一定数量

    ,便有工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电路板用手推车,推到隔壁组装室。

    组装室的规模还要大,足有五百平方,同样采用自动流水线作业。

    送到这里的,都是已经组装完成的一个个组件,包括电路板、机箱、电源等不同功能附件,体型比前面工序大得多,自然无法装入送料管之类的小尺寸输送设备之中,而是放置在一条长长的传送带上,缓缓转动。

    传送带经过一个个机械臂,有些正在组装,有些则处于空闲状态。

    空闲的机械臂,根据光学定位识别设备,在程序控制下,从前方缓缓经过的传送带上取下需要的组件,用螺钉将硬盘、电路板等固定在机箱内,并装上电源,插上数据排线、电源线等接头。

    没安装完一个组件,这台机械臂的控制程序清单上,就会画上一个勾,然后光学识别仪就会根据在传送带上扫描到的信息,控制机械臂选择下一个未安装组件,抓取之后进行组装。

    流水线有一个总控系统,会根据传送带输送的组件数量、种类,自动控制传送带传送度、机械臂抓取选择目标,以保证传送带上放的都是急需的组件,并且传送带走到头后,上面的组件刚好被用光,从而达到最佳工作效率。

    除了右侧机箱档板没有固定,其他各种附件都分别安装到位,被机械臂提起来放到旁边,由技术人员拿走进行最后的确认。

    在这套高效的组装线运转下,以每分钟一个的度,将零散的元器件、组件,变成了完成品。

    一个个组装完成的机箱,被送到了实验楼后方的一栋**小楼内。

    在这栋**式小楼的门牌上,清楚地标明了这栋建筑的功途——战区科学运算中心!

    没有错,关飞亲自担纲实施的,就是根据地第一个算中心!

    这个算中心地上有两层,地下也是两层。

    地上一楼是计算中心技术维护人员工作间、对外承接算业务的接待室等功能间,二楼才是算大厅。地下一层是库房,用于存放维修备件和修理设备;地下二层则是配电房、**电机组、蓄电池组、大功率中央空调,以保证算中心能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

    算大厅有十排,每排有十个机架,共计一百个机架。

    而每个机架又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可以放置五个运算机箱,整个算中心总计有一千五百台运算组件,同时并行运算。

    在每台运算机箱内,又搭载了十二片特制的精算二型处理器!

    算总计一万八千枚运算芯片,从理论上来说,每秒钟的运算峰值可以达到七十二亿次!

    比目前美国最快的算,还要高出接近一倍!

    当然,这也仅仅是理论数值,并不等于实际数值。

    算理论上可以同步运算,但实际上处理器数量过多,运算数据就越分散。大量繁琐的数据交换,也使得处理器之间不能达到同步,最重要的,是人类编制的软件,就无法非常精确地将运算数据准确地拆分开来,布到不同的处理器内进行同步运算,然后还要及时反馈数据,进行汇总,难度可想而知。

    别看外界宣传某个算峰值功率高达多少亿,事实上由于相应的运用软件缺陷,并行运算效率都非常低。

    通常的运算效率,只有峰值度的百分之三十不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