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章 非不为也,实不能尔-《科技王座》


    第(2/3)页

    啊呸!

    贾尔斯双手越握越紧,将手中的南华早报捏成了一团,胸中的熊熊怒火,几次都让他忍不住想要跟司机大喊一声:去,老子就是不跟太宇合作!

    可是话到嘴边,他又说不出口了。

    硬气话好说,事儿难办。看书看一

    拒绝太宇科技的合作邀请,一句粗话、一根中指就解决了,可后果是摩托罗拉从此将彻底失去在通讯领域的领导地位。爱立信、诺基亚,或是别的什么公司,听到太宇科技如此富有诚意的邀请,绝对是摇头摆尾,像条哈巴狗一样立即就冲上去讨好他们的新主人,绝对不会有任何羞辱之感。

    看来我还是太矫情了!

    谁说我们在开模拟移动通讯,太宇科技就不能在数字移动通讯上投入研。我们的研究眼看即将成熟,他们也在近期取得了决定性成果,这个在科研界本就是寻常之事,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想到这里,贾尔斯悸动的心总算平静了几分,虽然还是有些不甘、有些痛楚,但至少肯平心静气接受这个现实。

    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摩托罗拉也不是一点积累都没有。

    在微处理器技术出现以后,摩托罗拉作为行业先行者,就在这方面投入一定资源进行过预研。

    结果是难度太大,时间线太长。

    数字移动通讯技术说简单绝不简单,说难也不是太难。在模拟通讯技术方面,摩托罗拉如果自认老二,那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从这里看,由模拟转为数字看起来好像难度也没有多大。

    但其实不然。

    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最大的难点,不在于通讯技术,而在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还太缓慢了!

    七十年代初,摩托罗拉开始研无线通讯技术的时候,世界上才诞生了第一片微处理器4oo4,而它的线宽为十微米,仅仅集成了两千两百个元器件。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它是令人惊艳的,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对于无线通讯网络来说,这个集成度还是太小太小,小到电路整合所花的代价,还不如采用分离式元器件更有价值。最适合它挥作用的地方,是在电机驱动逻辑运算、机床自动化方面,而非电路极为复杂庞大的通讯领域。

    然后是七四年推出的8o8o,采用六微米线宽技术,集成度达到了四千五百个元器件;七八年推出的8o86,集成两万九千元器件,线宽缩小至三微米

    在这个时候,摩托罗拉终于开始正视半导体技术,给无线通讯带来的展契机。

    可是这样的集成度,依然无法负担无线通讯,尤其是用户端手持电话的解码电路所需。

    根据计算,整合了逻辑电路、解码电路、控制电路的半导体芯片,至少要达到百万规模,才能堪堪合用。现行半导体最高的三万集成度,仅有最低需求的三十三分之一,用来集成一些辅助电路尚可,但要将核心电路集成进去,根本办不到。

    按照摩尔定律,每过十八个月,半导体集成度翻一番。

    由此计算,要达到无线通讯所需最低百万级的集成水平,至少要到九十年代初才有可能实现。

    这就是摩托罗拉面对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时时动心,却最终还是坚定不移走模拟网络技术的原因:非不愿矣,乃不能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