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科技王座》
第(2/3)页
鼓劲到这个地步就够了,过犹不及,下面就该从对士气的鼓动,转入实质的敌我分析,从而让指战员们能够对以后即将面临的敌情有一个清醒认识。既不畏惧于敌人的强大,能够鼓起勇气奋勇作战,也不至于目空一切,作出以卵击石的不智之举。
“好,说到军神这个称号,大家都称赞我是百战百胜。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我从来没有百战百胜过,因为我到现在,打过的仗都还没有一百场呢?”
全场一阵哄笑。
他这样的自谦,不自饰其非,只会让大家更加信任他。谁也不会真的以为常胜将军就不能败了。曾国藩一生屡战屡败、亦或是屡败屡战,结果笑到最后的却不是太平天国,而是他。
关飞也跟着笑,摆摆手:“不过大家可能都只看到了我打胜仗的时候,却对我打败仗的战例了解不多。不过孙猴子应该都知道,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在我身边,当我们在遮放受训的时候,我们都是普通一兵。孙猴子,当时我们班有几个人?”
“十五个!”孙耀华想也不想,就脱口报出数字。
遮放,那是他从军生涯的起点,从一个充满幻想的热血青年,逐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指挥员。在那里的****夜夜,他一天也没忘记过,当初一同接受训练、一个行军锅中舀饭吃、说笑打闹的战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时时刻刻都浮现在他脑海中。
而在随后的历次战斗中,许多人就此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很多次,他都从梦中惊醒,然后发现头下的枕巾,不知何时已被泪水浸湿。
“打下果根,我们班还有几个?”
“十四个!”孙猴子声音略显低沉,但还带有一丝兴奋。因为这是他们打的第一仗,还是个大胜仗。
十四个,也就是说只牺牲了一个人。
其他人默默地看着这对老搭档,眼中流露出钦佩艳羡之色。苏宁、何阳他们别看国内是在王牌部队,可也只听过部队战斗英雄的事迹,自己没有打过仗。
对于亲历过战火的老兵,谁都会竖然起敬。
“后来发动滚弄战役,打小勐波,我连作为尖刀部队,在黑桃青打垮南庄自卫队,我们班还有几个人?”
“十四个!一个人都没少!”孙耀华的声音更加高亢。
“11月23日,我们营主攻双肯山,我们连还是作为尖刀,攻打守卫2186高地的偭定军正规军一个排、自卫队一个中队。前期攻坚失利的时候,我们班还有几个人?”关飞的追问越发急迫。
“十二个……,当时地形太险要了,我们前后只能双人并行,在敌人火力封锁下几次突击失败。退下来的时候,负责掩护的副班长牺牲了……”孙耀华的声音低了下来,声音有些哽咽。
指挥所里鸦雀无声,大家眼眶有些微红。
“我们排迂回包抄,最终拿下双肯山主峰的时候,我们班还有几个?”关飞声音愈显尖锐。
“十一个!”孙耀华声音略显伤感,但也带着几分自豪,“当时要爬一个山崖,你自告奋勇第一个爬上去,然后用绳子把我们一个个拉上去。等隐蔽接近到敌侧后方,全排用手榴弹掩护冲锋,又是你把指挥的敌人军官给炸死,接着连续几个手榴弹,把聚成团的敌人给炸散,最后被我们歼灭大部。只可惜在打扫战场时,老崔失足坠落山崖,当场牺牲……”
关飞问话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地林据点打垮敌一个自卫大队,我班还有多少人……”
“八个,牺牲一人,重伤两人,班长在这一仗身负重伤被送往后方。你也是在这一仗被火线提拔为班长,后来又给我们补充了两名新战士,当时全班共十人!”
“……洼子寨……”
“十人,我们根据你的命令,在战斗开始后从侧后发起进攻,敌人猝手不及,一下被打乱了防御体系。但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游走,利用地形掩护放冷枪,所以战后只有小赵肩头中弹,负了轻伤……”
“……张老旺塘……”
“十人!敌人接连失败,军无战心。我们班在你带领下,又是从敌防御薄弱部位突入,一通手榴弹敲掉了敌人指挥部。当时敌人就炸了窝,四散逃走,我班无人伤亡!战后又给我们补充两人,全班十二人。”
“……炸滚弄大桥……”
“九人!营部命令我排前出掩护工兵炸桥,全排二十一人强攻敌据点,第一次冲锋就牺牲五人,其中我们班三人,排长也在冲锋时壮烈牺牲。你挺身而出,接下了指挥任务,带领全排变换攻击方向,寻找到敌防御薄弱处,连续猛攻,成功掩护工兵炸掉大桥,战后全排顺利撤出战斗!”
“……常青山阻击战……”
“加上补充兵,我们排一共十七人,面对敌机轰炸、大炮轰击、步兵以连为规模的进攻,全排从双肯山一路后退,逐段阻击,最后坚守常青山主峰阵地,连续奋战三天两夜,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掩护了大部队撤退。并在此后敌人冒进之时,打了个伏击战,歼敌一个排,缴获轻机枪一挺!此战全排牺牲一人,负伤六人但都被顺利送回后方,后来除一人致残,其余战士都伤好归队。战后全排共计十人,伤员伤好归队后,共十五人!”
听到这里,大家对关飞的战斗事迹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的确如他所说,他参与的战斗,虽然胜利的多,但也不乏失败。然而凡是由他指挥的战斗,不管胜利还是失败,伤亡数字都不高。而且牺牲极少,伤兵最后也多半能够伤好归队。
由此可见,关飞绝不是一个为了得到战功,而不顾部队伤亡的冷血之人。
恰恰相反,他为了保存部队实力,常不拘泥于固守阵地,力求把敌人拖入运动战。然后在运动中打掉敌人轻兵冒进的先头部队,从而让对方害怕不敢追得过快,为部队脱离追击创造有利条件。
关飞与孙耀华的一问一答还在继续,指挥所里的所有中高级指挥员都凝神细听,对于关飞所带的部队为什么能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也有了更为准确地认识。
就像关飞本人所说,他绝不是什么名将。他只是能够适时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间、地点,采取适当的战术,调集适当的兵力以多打少、或是直捣敌防御薄弱处,一举击垮敌人的顽抗,最终在较小的损失下,取得较大的战果。
仅此而已!
但没有一个人会因此而嘲笑他名不副实。
事实正相反,在历史上,凡是能够准确发现战机,同时选择适当的作战地点、采取适当的战术,取得胜利的将领,无一不是鼎鼎大名的绝世战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关飞,他完全当得起这个当世名将的称谓!
他能带领部队,在人民军全军溃散的危急时刻,反败为胜,打下军分区这片天,绝非侥幸!
一问一答结束,指挥所里寂静片刻,随即响起热烈掌声。不但是在这里的中高级指挥员们在鼓掌,听到这边问答的其他参谋、干部、警卫战士们也都自发地聚集过来,用猛烈的掌声,代表他们对首长最诚挚的敬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