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八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大明次子》


    第(2/3)页

    三天之后,三十六名人贩子,全部拉到菜市口斩首。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斩首一定要在菜市口,迷信一点的说法是,古人都觉得给死刑犯行刑是一件十分晦气的事情。这个时候,由于死刑犯马上就要死了,所以阴气特别的重,如果处理不好,后患无穷。因此,一般情况下处决犯人都要选在午时三刻,为什么是午时三刻?

    原因是午时三刻之时,阴衰阳盛,因为死属阴、活属阳,活人要把死人克制在午时三刻这个时候,而且此时太阳当顶,阳光几乎直射而下,光照最强,阳盛达到了每天的最高值,阴则最衰。

    还有一种说法是,午时三刻差不多是中午十二点,因为古人的一刻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4.4分,也就是接近15分钟,午时三刻换算下来差不多是现在的中午11:44分左右,这个时间点,阳气最盛最旺,阴气最衰,而且站在太阳底下,囚犯的影子最短,此时的人也被太阳晒得处于“伏枕”的混沌状态,亦有即眠之势,引刀一快,兴许还会减少犯人的痛苦。因此古人觉得“午时三刻”行刑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惩杀犯人所产生的阴气。

    这还不够,菜市口由于人流量巨大,所以也是阳气最为鼎盛的地方,选在此处行刑可以压制阴气。

    不过,事实确是“杀鸡给猴看”,古代选择在闹市对死刑犯斩首多是起杀一儆百的目的,可以对围观的老百姓起到警示、震慑的作用,明朝菜市口就在宣武门外,来往的老百姓众多。另外京城内城(九门之内)大都是王公贵族的府第,在内城杀头这么不吉利的事显然不会得到同意。

    只好在外城,但又不能离内城太远(离城太远看热闹的人就少了)。所以就只好选在离内城很近的菜市口。

    ...........................

    行刑的当天,锦衣卫,刑部要派出步军数百人,围严了法场,监斩官员是大理寺的司官,在菜市口东北角会搭起一座土台,三面用大油布围着。

    按规矩,行刑之日,监斩官员要供上阎王爷的神龛,摆上香炉祭品,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表明斩首犯人要选择吉利的日子。

    刑场的中间,埋着十个粗大的树墩,为何是十个呢?这代表着阴曹地府的十殿阎罗,行刑时犯人就将头放在上面,只等刽子手一刀落下。

    不过奇怪的是,这十个树墩都是给男犯人准备的,至于女犯则在不远的西南方向,也同样有几个不大的树墩,而这些树墩,在平日里竟是商贩卖肉剁排骨和杀鸡宰鱼的地方。

    行刑前,一定要让犯人吃饱喝足,即便是成了鬼,也不会是饿死鬼,一旦“饿死鬼”多了,世道就会变乱,若再无人祭奠或送钱的孤魂野鬼,那将危害人间与江山社稷。

    人犯进入法场的时候,是坐马车前往,要游街示众,这一游是真的知道了什么叫民愤,好家伙,一路上的百姓,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岁的娃娃,那是来了几万人,这些人手中拿着发了霉的水果,各种烂菜叶,臭鸡蛋,就是要来教训教训这群人贩子。

    赵粥...今年十九岁,老爹曾经是朱元璋的手下,所以就补上了锦衣卫,今天他是锦衣卫中押车的,本来押车是个轻松活,而且今天押车还有五两银子,本着有钱不赚是王八蛋的精髓,赵粥来押车二两!

    可是谁知道,今天赵粥算是开了眼了,这刚刚才开始游街,这路上两边,霉水果,臭鸡蛋,烂菜叶就疯狂的砸向了人贩子,但是这些百姓哪有那么好的准头。

    这个时候,押车的就倒了霉了,赵粥不知道是被砸了多少霉水果,臭鸡蛋,烂菜叶...被砸的都说不出话了,等马车到了法场,赵粥身上的气味简直一臭千里。

    还好是没有拿粪泼,这要是有粪,那今天赵粥这样的押车兄弟,那算是毁了。

    这些人犯押进法场是经过计算的,因为人犯进入法场受刑前,即正午之前,计算时辰的监斩差役就会不停地喊着:

    “午时未到,吃饱吃好,阳世有来生,阴世转阳早。”

    喊声一过,马上就有刑部常年雇佣的饭馆伙计们,端着酒坛、炖肉,挨个给犯人倒酒上肉。

    犯人也都知道这个规矩,这是他们在阳间最后一段饭,因此也不会反抗,规规矩矩吃完这顿断头饭。喝完最后一口后,犯人们将酒碗摔得粉碎,照例也会来上一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枉此一生,雁过也留声”一类的话。这都是刑部大牢牢头们叮嘱的,只要这样喊,才能走得安生,也能转世投胎为人。

    紧接着士兵们会拿来一条绳子,一头绑到罪犯脖子上,另一头攥在自己手中,用力拉扯。这可不是想要通过绳子绞死罪犯,因为即将要上场的是刽子手的大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