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民风彪悍-《我外婆是武则天》
第(1/3)页
范阳之地,民风彪悍...范阳这个名字有点南方的感觉,但是事实是这里可不是南方,而是彻彻底底的北方。
北方大家也都知道,资源不是很多,民风彪悍生产力低下大家围绕一口水井争啊抢啊能不彪悍嘛。
当然了,民风彪悍当然不缺有志之士。
从春秋战国到隋唐,燕赵之地一直都是多慷慨悲歌之义士。燕赵之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旁边没什么人敢惹,对内剑指中央,对外抵御外敌。幽燕之地的兵源是最好的,战斗力强、武勇,而且桀骜不驯。
可惜的是,经历了金元明清,尤其是明清,幽燕之地的民风变化极大。在外敌入侵时候只能俯首,反抗很少。而以北京为例,经历了满洲的统治,北京人的“北京文化”其实就是一群小市民,再无慷慨悲歌之气概。
此时李安和薛崇训走在范阳城中,可以感觉得出来,此地民风只彪悍。
“表哥...范阳之地真的是民风彪悍呀...我听说卢家有三百家丁,这三百家丁曾经吊打了三千关中府兵...!”
“真的假的...?”李安也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是真的...。”薛崇训连忙的道:“而且还不是多远的事情,就是前几年的事情,谁都知道,范阳骄兵能力非常。”
李安微微的点头,看了看四周,一股战意升了起来,他是真的很想看看自己的捷家军能不能击垮这范阳骄兵。
提起范阳骄兵,你就要提起武则天之后,天宝年间那场动摇社稷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当年被这场叛乱给折腾得不轻,差点儿被搞趴下。后来拼人头、拉壮丁、求外援,经过费时费力的死磕,才最终将这场叛乱给按了下去。
很多读者都知道,就是安史之乱。
不过,读者们不知道的是,这场叛乱,看着好像平息了,但是却给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安史叛军虽然名义上投降了,但残部依旧盘踞在河朔之地,不敢缴械。打了这么多年,杀了那么多朝廷官军,这血海深仇太深了。
大伙儿虽然干不过朝廷,但也信不过朝廷,怕一放下刀枪,立即便被屠了。
而当时的朝廷想赶紧结束这场战争,就在对方承认上下级关系的基础上,默许了对方的割据。
将问题留给后人,留给时间来解决,在当时的朝廷看起来,这方法似乎不错,然而这其实是为后世的大唐帝王们挖了个大坑。
河朔三镇自此变成了国中之国,后世多位唐帝为了夺回河朔控制权,不惜发动战争,却最终共功败垂成。朝廷的屡屡失败,也让河朔三镇开始飘了,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谁都别想管着哥的感觉。
河朔三镇就是三块儿势力,魏博、成德、卢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