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帛书-《太白纪略》


    第(3/3)页

    所以说周柄之对于武昌左近的乡族,有着莫大积威和恩信,尤其他还是信教之人,平日里没少对教中兄弟仗义疏财。

    施恩千日,用在一时!

    走到这里,周柄之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了,然而终究是走到了这里,一半是靠着对道路地形的熟悉匿行,躲不过去了便仗着对乡里教民的恩惠骗关,用银子和面子开路,碾转水陆两道。

    走在这偏僻小道上,距离武昌城已经有百里之遥了,基本算是脱离了教兵控制范围。

    只要翻过这个山头,就能看到一座县城,那座县城不大,也不出名,但城上,却飘着乡民口中所传的厭旗!

    是三战三捷剿灭羯赵先锋的厭旗,是千里转战中原荆襄的厭旗,是钉在黄石滩大败赵军主力的厭旗!

    只要把缝在衣衬中的帛书交到城中,那面厭旗就可以直捣武昌了!

    虽然只剩了半条命,但周柄之心中止不住阵阵激荡,犹如一团烈火在燃烧。百里坎坷密送军函,他有一种类似传出衣带诏的骄傲,这让他觉得自己前半辈子的庸庸碌碌都是白活了,现在就算让他交出另一半命,他也觉的值了。

    抬头间,他看到黯淡的夜空上一颗星星正独自闪耀,那是太白启明星。

    青灯黄卷,檀香袅袅,老僧坐定,肆虐邺都的暴风雪,似乎与这方寸间的宁静丝毫无关。

    咚,咚,轻轻的叩门声打破了佛室的宁静。

    下首的小沙弥起身出了房间,片刻转回,手中已多了一个铜盒。

    “老师,武昌来信。”

    入定的老僧却没有回应,只见双唇隐隐开合,似在默念着经书。

    “要念么?”小沙弥垂首询问。

    “何须念,道法天成,自然为轨,谁又能跳脱道法之外呢。”

    老僧终于睁开了眼睛,混沌的眼珠犹如万丈悬崖一般深邃无底。

    注:

    1.佛图澄与诸石游,林公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世说新语·言语》

    2.海上之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之,则浅矣。”——《列子·黄帝篇》

    3.海人有机心,鸥鸟舞而不下。——谢灵运《山居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