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为你去死我们都乐意。 没看到牛茳因为没有来,都在家哭了,能跟着你的身边,是我们兄弟的荣耀。” 程处默说完,众人纷纷的点头。 李战看着众人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己的眼光还是没有错的,这群兄弟不错。 .................................. 三天之后...扬帆出海....线路就是按照李战提供的线路,十四艘长乐船,一共越有七千人,四百匹马,还载着各式各样的武器铠甲,包括石弩和猛火油罐。 这次李战要去倭岛看看,因为这次的海路实在是危险,所以李战没有带凤鸣,李胜等人...跟着李战来的是影老,高虎,丽竞门的五十人。 站在甲板上看海,空阔无碍,两岸伸长的风景像一幅无始无终的壁画。而又比壁画壮丽、灵动。云飞浪涌,风景变化万端。 只是能享受这样场景的人都是不晕船的人,而李战的虎贲军还是有很多人晕船的,好在李战已经预计到这样的结果,带了很药过来,要不然就麻烦了。 现在大唐的航海技术才刚刚开始茁壮。 比如季风航海术...中国对季风的认识很早,利用风帆为动力航海,也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开始了。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 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 但对季风的利用比较被动。晋代高僧法显访问印度,是从海路回国的,到爪哇不得不等待季风达5个月。 到了唐代,对季风的利用就自由得多了,由于李战的长乐船的技术大为改进,已经可以做到“风来八面,唯头不可行”,即除了当头的方向而外,船可以向其他7个方向前进。这种技术,西方在16世纪以后才掌握。 还有天文定位导航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为航行定向。战国时期,磁石“司南”已发明。但其用途主要用于陆上定位。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 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时海上导航的占星书已有《海中星占验》十二卷,《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总计达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国航海人员载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 其内容应是记录航海中对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确认航线。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 李战更狠,直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张耀祖掌握之后,直接可以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这让我们的张耀祖激动不已,看李战有点看神一样的感觉,因为李战真的是太神了,知道太多他不知道的事情。 最后李战还发明了水浮针...虽然说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早在战国时即已问世。但是这种由天然磁石加工而成的圆勺形测向器,显然不适于在波涛颠荡的海洋上应用。 李战就发明了更先进的水浮针...做法很简单,它是“以针横贯灯心(即灯心草),浮于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由于不论船舶在海中如何摇摆,而容器中的水面总有维持水平的倾向,因此,水浮针的指向效果相当稳定。 这对于提高船舶的导航精度具有重大意义,比1492年哥伦布在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时的同样发现,早出4个世纪以上,按照张耀祖的说法,要是可以早点遇到这样的技术,那么他的船队可以到达任何想要去的地方。 李战对于张耀祖这样的说法微微露出了笑容,他很欣赏张耀祖的无所畏惧,以后李战感觉还是能用上张耀祖。 出了这些航海技术,李战还针对了败血症做了一些防御,因为李战知道,欧洲大航海时代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时代,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