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着李秀宁言简意赅的描述,杨谦亦深感欣慰,自己亲爹那边,前些日子收到书信,倒也详细地解释了一番他所处塞北之地的情况。 杨谦自然也把自己对于塞北之地,将会随着中原的纷乱而引来突厥窥视的忧心告诉了亲爹。 记忆中,似乎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大唐立国之初,突厥人便开始兴兵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就连那李唐的老根据地太原都给拿了下来。 现如今,太原郡已经成为了老杨家的根据地,杨谦当然不乐意这样的历史再重复一遍。 所以之前就去信告诉亲爹,总之,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的赶紧暴兵,加固基地。 好在,杨宁这位亲爹一向都虚怀若谷,善于纳亲儿子的建议,加之之前那位始毕可汗窜过来,将马邑与雁门几乎打烂的场面历历在目。 如今的中原纷乱作一团,皇帝也已经呃屁,怕是真要有个什么情况,根本不可能会再出现昔日诸军来援的场面。 所以,杨宁在收服了雁门太守李景还有控制住马邑之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将马邑的郡治进行了扩建与修缮。 更将那雁门的关隘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增强了防御,并对这座令始毕可汗狂攻月余仍旧屹立不倒的雁门城进行了碉堡化。 而太原郡早在杨宁这几年的经营之下,已成了铁桶一般,现如今,杨宁麾下兵马,足有三万久经训练的精锐,这已然远远地超过了一位郡守的实力。 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实力,这才能够在瓦岗寨大军渡河之时,严防住上党、临汾一线,不致使山西之地,落入到瓦岗寨的控制之下。 杨谦之所以还想着继续苟发育,不愿意将靖难军更名易号为唐军,其实内心里边,就是担忧,自己若是以王号为军号。 这亦代表着自己有取代大隋的野心,那么一来,自己那困于晋阳的父亲,就会多上数分的危险。 还不如自己继续苟着,含糊一点,如此一来,至少还能够让山西之地的诸多官员不至于因此对亲爹在山西的治政生起逆反心理。 ##### 神清气爽不足以形容,意义风发这能够稍微描述一下第二天召开军事会议的杨谦的精神风貌。 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到了立身于杨谦身后,那位高大英武,换着狰狞金属面护的身影上。 那是谁?但凡不是久随杨谦的老司机,此刻心里边都冒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