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薪柴-《跑到盛唐挖墙角》


    第(2/3)页

    药忠毗冷哼了一声:“他们想要如何对付药某?”

    “都督府上的几个司马、参军都被他们关押了,会招出什么谁也不知道,天山军自某以下,人人写了出告书,下官没有办法,也写了些于都督不利的前日便有快马出城,看样子是朝京城的方向去了,都督若是还有门路,下官可以想办法。”

    药忠毗看了他一眼,语气平平地说道:“姓来的背后站着太子,某家就是有靠山,又能大得过他去?”

    阴如晦知他不相信自己,放低了声音说道:“太子不过兼着安西大都护,可这里是北庭,他插手也就罢了,手段如此激烈,都督若是告上天子,天子会如何想?”

    “你的意思?”

    “这里的事,寿王想必不欲看到,都督以为呢?”

    药忠毗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仿佛从来没有认识一般地陌生。

    西州都督府,外面的护卫已经换成了伊吾军,里面的书吏少了一半以上,由于佐史被一网打尽,来瑱这个长史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一日能睡上三个时辰都是奢望。

    事变之后,三人里头,来瑱掌民政,负责官府运作如常,李泌掌仓储,负责未来大军的粮秣筹措,袁光庭掌军事,负责全州的防御和治安,袁光庭大部分时候都呆在大营里,李泌一天到头不见踪影,领着一帮人清查各县的药家和涉案大户的私产,每天都有大量财物、粮食运到城中,刚开始百姓还很惶恐,商家连门都不敢开,生怕惹了兵灾,后来等到他帖出告示,摆明一切只是针对药家和他的亲信,城中才开始热闹起来,毕竟药家在城中作威作福已非一日,得罪最多的就是普通百姓,眼见药家倒了霉,连宅子都给抄了,最少也是个流放,肯定是翻身无望,于是便从看热闹变成了参与者,几乎每天都有告状的去县衙,连五年前被药家的庄子抢走一头牛当租子这类事都有好几起,新任的都督府司马兼高昌县令王元骄头大之余又甘之如饴,因为这类的状子越多,药家就越是难以翻身,作为其中的得益者,他是最不想药氏还能卷土重来的人,没有之一。

    高昌县是个附廓县,意思是州县同城,自身又兼了都督府的司马,这可比当初刘稷所许出的还要殷实,王元骄满意得不得了,做起事来勤勤肯肯,隐隐有几分干吏的风范。

    临近禁夜时分,他站起身,将一迭状子叠好放入布搭链中,慢慢地走出县衙,县上的几个胥吏都是前任留下的,在自己人没有能力接手之前,还必须要依靠他们,这些人的经历可能比药家还长,很多人都是祖祖辈辈便是如此,未必就是药氏的人,王元骄只需要他们的能力,不需要他们的忠诚。

    闭坊鼓敲到6下的时候,他已经顺着中街走入了都督府,意外地发现堂上灯火通明,西州三巨头竟然都在。

    “元骄来得正好,还没用吃食吧,自己动手,酒在釜中。”

    来瑱正对大门,看到他停下来招呼了一句,又继续说道。

    “长源,光凭一个纵子为恶,告不倒他的,若是天子以为我等是借此打击异已,会如何看待太子?”

    “此事与太子何干?”

    李泌摇摇头,用眼神与王元骄打了个招呼:“如今我等最需要的不是扩展势力,而是一场胜利,天子在此时绝不愿意看到政争,你让阴如晦去暗示药氏把寿王牵涉进去,这是下下之策,有了这一层,药氏有十分罪过也变成了六分,寿王更不会因此有任何损失,太子说不得还要被责骂一番,得不偿失啊。”

    “那怎么办?处置药氏得等诏命,一来一回三个月功夫都是少的,你我有如坐在薪柴之上,寝食难安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