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章 改天换地变新颜-《科技王座》
第(2/3)页
“也好,餐车上的伙食太贵了,一顿就要一块多钱,还是吃方便面更划算。我的饭盒在包里,你去的时候,顺便也给我泡一个,我尝尝看,这个方便面是不是有那么好吃。”老者犹豫了一下,当即答应。
等中年人从餐车回来,列车外面已经下起了瓢泼大雨,整个天空都被雨水变得朦朦胧胧。
两人吃过方便面,都是大声叫好,那种浓烈的香味让他们回味悠长。
也许过不了几年,当方便面开始大量面市以后,他们会吃方便面吃到想吐,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却着实为这种既方便又好吃的食品大为满意,连声称赞。
唯一的遗憾,就是量少了点。
老者食量小还无所谓,那名中年人却是有名的大肚汉,一包方便面根本吃不饱,再去买又舍不得,便从包里取出随身携带的馒头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放进方便面汤水里泡热。吸收了作料精华的馒头,味道十足,中年人吃的眉开眼笑,连吃了两个大白面馒头,才心满意足地停下来,连声道好。
接下来的旅途,他们都是以方便面、馒头为主食,再没吃过别的。
而于路之上,雨也是连绵不断,时而大雨倾盆,时而电闪雷暴,天就没有再晴过。
据左右的旅客说,这是到了雨季,像这样的大暴雨三不五时就会出现。甚至连续一个月不见晴也不罕见,让两人对西南的气候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火车一路南行,在国内的最后一站停靠时,边防人员也只是在车上转了一圈,检查了一下所有人的车票,简单询问了一下去根据地的缘由,然后给他们开具了一张边防通行证,就离去了。
“通行证收好,你们回国时要检查的。要是遗失了,可能会有些麻烦。”他们在车上认识的旅客,好心的提醒道。
两人道谢以后,将通行证郑重其事地贴胸揣好。
火车进入到根据地境内,老者看着沿途经过的大片青色稻田,夸奖道:“你们这的农业搞得好啊,看这长势,今年应该是个丰年。”
经过于路攀谈,他知道列车上这些软卧包厢旅客,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地的干部。
“水稻长得好,这也是近一年的事。全靠根据地组织的农田水利建设,还从国内请了大量的农业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购买了大量的化肥便宜佘给农户,才有这么好的收成。”有知道的旅客笑道,“过去我们这里,年年都要从外面买大米,要不就会饿死人,不过看今年庄稼这长势,估计是不用在外购粮食了。”
车上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对于这个话题都很关系,听到两人谈话,不由都谈论起来。
“关键还是分了地,农户的积极性高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旅客,一针见血道,“按说集体劳动效率更高,听说美国、苏联那边搞的也是大农场,收成也很高,可这套在我们这边就不行:干农活累啊,谁不想翘着脚躲在树荫下睡觉,然后等别人干好了跟着分粮食。人人都是聪明人,都想偷奸耍滑,到头来就谁都不肯好好干活。咱们这里本来土质就差,收成不高,还搞大锅饭结果一亩地收成不到六十斤,谁都吃不饱肚子。现在把地分了,看起来效率是低了,可是也没了偷懒的机会,地是自己的,种好种坏都是自己的,收多收少就看你勤不勤快,怨不了别人。这么着一逼,老百姓只好起早贪黑,认真务农,再加上农技站的技术指导、化肥的敞开供应,才有眼前的这番景象。”
“说来说去还是你们这的政策好,国内可不敢这么搞。老哥,你估摸着今年地的收成怎么样,一亩能打多少稻谷?”老者连连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