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不同的盘算-《科技王座》
第(2/3)页
当初太空侵略者尽管玩家众多,可是当每个游戏厅内都摆满了这款游戏之后,玩家人数分流到各游戏厅,大家的总体收入是在呈下降趋势。
这也符合供需之间的平衡公式。
然而如今街头战士的出现,却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从最早只有太宇旗舰店独家上市,到一周后几乎全港每个游戏厅都摆上那么一两台,街头战士的玩家人群始终不见分流。
随便哪家游戏厅,只要进了街头战士,本来稀稀拉拉的玩家数量迅速增加,收入也跟着急剧提升。老板以为是抢了别家生意,但是到隔壁一看,人家那边玩家也是只见增多,不见减少。
就好像本来没有的玩家,因为街头战士这款游戏的面市,然后凭空从不知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钻出来了一样。
每家进了街头战士这款街机的游戏厅,收入都在原有水平上提升了十到二十个百分点。
那些专业的游戏制造厂商派出大量人手经过调查,确定这笔多出来的利润,都是源自于对战模式,刺激了玩家的对抗意识,从而增加了游戏消费上限。准确地说,游戏玩家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平均每个玩家在这款游戏上所花的钱多了,才为游戏厅提高收入做出了贡献。
也就是说,太宇科技仅仅靠着这一模式创新,就将游戏产业市场规模扩大了百分之十到二十!
这个结果令所有游戏产业从业人员都为之敬畏。
经过全方位的调查,街头战士是一款划时代的未打游戏,已经毋庸置疑,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在这一游戏上牟利。
为了自己能够从中获利,汇聚于全港的游戏行业人士都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太宇科技有关系的,想通过关系走后门,能尽早提货(也只能从太宇手中购买正版,再转手提价售出这一条路了);没有关系的则拼命钻营,希望从拿到货的客商手中少量分润一点,以求赚点小钱。
真正有影响力的行业巨头,则不肯看着太宇吃肉,他们喝汤,就此将市场拱手让出,私下里开始频繁串联,商量着结成联盟,共同向太宇科技施压。
其领头者就是美国的雅达利,同盟者则是时代华纳、日本的任天堂、世嘉株式会社。在他们旗下,又各自围拢了不少大中型电子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团。
这几个公司和其他一味复刻太宇科技街机的盗版商不同,都是布局深远、各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之辈,岂会甘于被一介后辈压服?
即便是在太宇科技声名大振的时期,尽管他们为了市场份额、为了公司利润而跟其他盗版商一样,开始仿制太宇版街机重新贴上自己的标签对外销售,但也始终没有放弃过自主开发的步伐。
在这一行浮浮沉沉数十年,他们很清楚,一旦放弃了自主这条路,就等于全盘认输,再也没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四年间,太宇科技不断扩张份额,已经引起了他们极大的不满,只是实在竞争不过才强自忍耐。
但是太宇想要吃独食,得罪了全球所有的游戏从业人员。因为更换处理器,此前双方关系良好、还曾为太宇科技进入美国市场而出了不少力的摩托罗拉公司,现在也跟他们翻了脸,可以说举目放眼,再无一个盟友。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他们喜出望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