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是知道关飞这几年积攒了不少家底,可家底雄厚到这个程度,还是让他觉得无法置信。 这些年国内跟欧美的科技在拉大,现在连隔壁的小兄弟都赶不上了。 实验器材好也就罢了,实验条例规范也很正常,还有一个方面对他的打击尤其大。 那就是这里居然可以根据需要不受限地使用实验材料! 是人都知道,实验室就是用来做实验的,不做实验摆这么多仪器在里面干什么? 可是谁又知道,做一次实验要花多少钱! 电费仪器折旧费手套口罩催化剂之类的一次性耗材实验材料……,这一样样都要花钱。有些,但是每天十几次几十次实验做下来,积少成多,经年累月下来也为数不少。 花钱更多的还是一些珍惜材料,国内只能少量制备进口又贵得要死,每一克都是论百论千甚至论万来计数的,做一次实验花掉几千块钱那就是毛毛雨,用掉几万也很正常。即便是大手大脚惯了的国外科学家,某些稀缺材料的试验次数也是寥寥无几。 可是在这里,他却面每一个实验室都在使用中,一样样他平时都舍不得用的材料被做实验的人随手取用。 关键是这些实验在他低级了! 好多都是老师带着学生熟悉器材,了解试验流程,你随便挑个便宜点的材料不行么,用得着这么浪费材料? 隔着参观的玻璃窗,验室里笨手笨脚的学生,一次次浪费着珍贵的实验材料,指导教师却在一旁袖手旁观,只是在对方做错的时候才出声提醒几句,有好几次他都快忍不住想要冲进去,手把手教对方怎么做试验才会最节约最正确最不浪费材料了。 涨红了脸,气鼓鼓的样子,电子科大的校长书记却笑了起来。 经过他们解释,张东来才得知他们也不是一点也不心痛钱:那些随便浪费的材料,大多都是战区实现了自己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浪费一点也没太大关系。而战区尚未实现自产,需要使用真正珍贵的材料的实验,电子科大平时也是很慎重的,每次都需要提前申请,审核认为确有必要才会少量拨给。 书记转述关飞的话说:“这些学生几年下来,如果只是学了一些书本上的知识,除了书上的文字对实验器材不熟悉对实验流程不了解,毕业以后什么实际工作都做不了,还要从头培养;书本上的知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正确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错误的都没有亲手尝试过,完全把书本知识奉为圭臬,以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真理的书呆子拿来做什么,这几年就白学了么?浪费一点不怕实验器材损坏了不怕,关键是你们要给我培养出能用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你们教育工作者的失职!” 校长一摊手,又是不好意思又是炫耀地说道:“上面每个月都有定额的材料费和实验器材折损补助,如果我们用不完还会挨批评,认为是我们工作不得力。所以为了不挨批,我们只能让学生们多做一些无用的实验了!” 笑成一朵花白白胖胖的大脸,张东来只能扯扯嘴角,苦涩地默默参观,再也不多嘴了。 隔壁兄弟单位在快速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国内科研经费却一再压缩,两相比较,他真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 一切为经济建设让路,他赞同,但是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他,不得而知。 从实验大楼出来,他本打算随便去教学大楼逛一圈就匆匆离开,可是在这里,他又听到了令他诧异不已的情况。 “……计算机处理器内部就是一堆电路,不同的电路针对不同的功用,以实现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科学运算。它本身就是电路的开和关,也就是1和0,如果说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就是1和0,没有所谓的英文中文之分……” 路过一年级新生的教室时,他偶然听到某间教室内,传出教师在教学,听了之后微微点头。 这种基本知识每个学习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并不高深,批新生刚刚完成公共课学习,才开始专业课的课程。 声音从教室里传出,他耳朵随便接收到只言片语,并未在意,就准备离去。 可接下来教师的话让他脚步一顿,停了下来,同时支起了耳朵认真听里面教学内容,表情逐渐变得很奇怪,有些吃惊有些震撼,又有些欢喜,各种表情交织,百感交集。 “……这样的电路,我们要操作其运算肯定是非常麻烦,所以就通过某些容易记忆的借记符,对部分功能电路和功能电路的集合进行规范,以方便我们调用。 这个就是指令,很多指令汇总起来,便是指令集了。 由于计算机最早是由西方人所研发出来,那么为了方便他们研究记忆使用,借记符当然是使用西方文字,也就是英文来作为指令用文字。目前绝大多数指令和指令集,都是采用英文作为表达文字。 之所以说是绝大多数,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研发出了一款,纯粹以中文作为指令调用的处理器,名为‘精算一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