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盐卤和豆腐-《带着商店到春秋》


    第(2/3)页

    赵安满意地笑了笑。

    这些盐商的卖的盐,还只是简单的粗盐,包涵着各种杂质,像是镁元素,但是利益就难以想象。

    按照现代的物价换算,现代卖一块钱的盐,这个时代可以卖三四十块,更别提现代的盐的纯度,和古代盐不可同日而语,还加了碘元素,在这个时代可以卖作天价,盐多么昂贵不用多说了。

    试想一下,如果赵安改进制盐法,提纯出了精品盐,价格又维持不变,会造成多么可怕的杀伤力?

    赵安心想,是时候建立赵国精品盐,让赵国的盐风行天下。那个时候,普天之下没有一家盐能和他抗衡,收益更是会突破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而一旦国库充足,改革赵国其他方面也就简单了,有钱才能办事。

    ……

    河东盐池,是赵国最大的盐供应源头。

    逼迫盐商交大量盐税,赵安下一步目标就是控制河东盐池。

    所谓盐池,是内地咸水湖,由于风干和太阳蒸发作用,自然析出盐。这种盐可以食用,河东盐池就是赵国境内最大的盐池。

    生活在海边的人煮海水,通过长期摸索,发现海水煮盐的办法。

    生活在内陆的人,也很早发现了大自然结晶出来的池盐,内地盐池采盐历史不比海盐晚,很难分辨出是谁更早。

    河东这一块地方,一直以来由当地豪绅霸占,赵安决定去河东一趟,将这一块地方收回来,用来制造他想要的精品盐。

    这没有什么不妥。

    赵国之内,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君,赵安此行不算师出无名。

    出发之前,赵安用仅剩下的声望值从空间商店换取了豆腐的制作办法。

    这个时代没有豆腐,豆腐是汉朝刘安在炼丹过程无意发现,他想炼制仙丹,求得长寿,没有想到炼丹不成,反而制作做美味的豆腐。

    豆腐渐渐成为了中华美食必不可少的美味。

    豆腐的做法,是豆汁和盐卤化合而成。赵安在改进制盐的过程中,正好可以将剩下的盐卤,拿去制作美味的豆腐,一举两得。

    试着想象一下,豆腐风行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场面?赵安要让豆腐成为赵国美食的标志。

    赵安又让周金明去收购豆角,豆角是制盐的天然催化剂,这个时代的人好像还没发现到豆角的作用。

    豆角,更多的被人们拿去洗浴,作用和沐浴乳差不多,当然这也是贵族才有的享受之物。

    ……

    几天之后,赵安准备出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