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乔装-《混在1275》


    第(3/3)页

    “是大郎,他说有要事非要面见圣人。”女官吞吞吐吐地说道,她是谢氏从娘家带回宫的,在这里从不到十岁长到现在,习惯上还是称谢家人的族称,谢氏也从来不以为忤。

    看她的模样,谢氏就明白了她在担心什么,自家这个侄儿进宫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好事,这一回来得如此之早,只怕是又有什么麻烦要自己帮着去擦,谢氏无语地叹了口气,两人的眼神中都有些无奈。

    “皇城司的奏报几时会送来?”既然不会是好事,谢氏也就乐得让他多等等,转念间她想起来,如果城中有什么事,这些探子应该会报上来,先看一看有个心理准备也好。

    “昨日的一早就送来了,奴想着一会儿便拿过来的。”女官看了看圣人的脸色,那些报告其实她已经看过了,正因为如此,她才知道谢堂过来是为了什么,心里有些忐忑不安,然而这一切又怎么可能瞒得过谢氏的眼睛。

    “说吧,出了什么事。”谢氏尽量让自己的口吻平静一些,女官还是小心翼翼地上前,在她耳边轻声说了一番话,紧接着她的脸色就变了。

    “这厮如此大胆!”

    “呯!”得一声,一个官窑青瓷花瓶就变成了一堆碎片,饶是谢氏有所准备,依然被女官所说的话惊到了,她的脸色铁青一片,手脚也微微有些颤抖,女官赶紧上前为她抚着后背,以防气急攻心生出个什么好歹来。

    “叫那个杀才进来。”谢氏气了一会儿,稍稍平静之后,吩咐了一句,事情已然做下了,她倒想听听谢堂会怎么说。

    谢堂的脸上有些慌乱,却不是害怕,而是担心姑姑的身体,当时的确是一时冲动,不过做也做了,又加上突如其来的好消息,他倒也没有多后悔。

    “说吧,这一回是什么理由。”走入大殿的谢氏已经恢复了平静,至少从谢堂的眼中看不出多生气,不过他还是恭恭敬敬地执了一礼,做出一个正式奏对的架式。

    “臣谢堂启奏圣人,昨日,臣的属下来报,言及有人私通城中奸细,为恐其人走脱,故臣集结人手出城予以捉拿,行至钱塘驿方知他们是元人的使者。臣晓之以理,命他们交出奸细,怎奈元人嚣张之极,竟欲冲阵而出,臣不得已,唯有先行羁押,经连夜突审,得到口供数份,其对所犯罪行皆供认不讳,滋事体大,臣不敢擅专,故从速入宫来报与圣人。”

    还算是想得周全,谢氏听完他一席话,出人意料地没有发火,事情她已经得知了,火也发过了,看着侄儿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反而莫名地有些安慰,性子是顽劣了些,心思更是粗漏,可是这份忠诚,是任何人也比不了的。

    “你倒是好算计!”谢氏将脸一扳,冷冷地说道:“三木之下,有何不可得,可是元人会同你讲这些吗?他们只会知道,我们公然抓了他们的使者,还动了刑,谢堂,你预备拿这些纸去说服元人,让他们不动刀兵,老身便服了你。”

    “臣知罪。”谢堂一揖到地,面上却没有任何谢罪的意思,“臣是有错,可是圣人不要忘了,他们公然抓捕咱们的使者在先。”

    “你......”这下谢氏是真生气了,她可以容忍谢堂编个理由来搪塞过去,却不能让他将这个意思说出来,更不能放到朝堂上去,原本还指望将他补入执政当中,可是这样的性子,怎么同那些老狐狸去斗?谢氏突然之间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超过了元人使者被捉的惊骇。

    “圣人若是不准,臣这就将他们放了。”谢堂倒也干脆,反正那小子活着回来了,少杀几个小喽啰什么打紧的。

    “胡闹!”谢氏被他气得笑了,有些无奈地说道:“你将人转到大理寺,一应卷宗都交过去,再也不要插手,有人问起就说是手下擅自而为,明白么?”

    气归气,屁股还是要擦的,看着谢堂犹自不解地走出去,她是真的心累了,国事如此,家事也是如此,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省心的,怎不叫她灰心。

    “圣人!”还没回过神来,贴身女官就一脸惊喜地跑了进来,她回过头去,任其在耳边说了一番话,谢氏一听完就不由得张大了嘴。

    “真的?”她早就做好了接受最坏的结果,没想到突然会是这样,一时间竟然有些不敢相信。

    “太医再三确诊无误,人已经醒了,神志清楚,身体有些虚弱,但是基本上无恙。奇怪的是,体内毫无异常,那些被她吞下去的金子,竟然不翼而飞,就连老太医也是不明所以,因此耽误了一些时辰,方才报上来。”

    “阿弥陀佛。”

    谢氏是真心为他们高兴,说来也怪,这么多烦心的事里头,偏偏这对小夫妻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她带来惊喜,每每在她灰心之余送上惊喜,这难道便是传说中的“贵人”?谢氏不由得双手合什,感谢上苍的保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