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垦荒屯田-《宰执大宋》
第(3/3)页
按说这地方官府是没权力让这地方驻军做这做那的,没有命令,这些禁军都是不能随便调动的。这麟州的驻军虽然属于西军,但是西军也属于禁军序列。
不过这事儿多钟浩来说算不得什么,自己泰山老丈人就是这河东帅司的帅臣。这让麟州驻军帮忙开展这窟野河屯田事宜,只要钟浩跟麟州驻军协调好了,自然能得到这帅司的调令。
至于这连谷县和麟州城这之间的二十多里的窟野河流域开荒屯田的人手,也是个问题。
其实在西夏立国之前,这一片区域是有很多百姓在此安居耕种的,只不过随着李元昊称帝,西夏正式立国,大宋对西夏的忍耐彻底到了极限,双方爆发了数次大战。
这宋夏之间的数次大战,麟州这里都是战场之一,西夏军队曾数次肆虐这里,特别是在李元昊在好水川之战大胜后,随即发动的麟府丰之战,更是横扫这大宋河西三州。除了这麟州城和府州城最后守住了,其余河西三州的堡寨、县城,甚至丰州城,都被西夏人攻破。
这麟州的百姓在那几次大战中,自然是死伤无数,剩下的大都逃亡到了河东。
就是直到如今,这西夏军队也是经常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时常来袭扰,是以这些地方的百姓都没法安居,大都背井离乡到了别处。因此麟州城到连谷县城这片区域很是荒凉。
钟浩觉得还是应该跟以前他在窟野河下游屯田时一样,应该从河东之地,调动一些厢军来屯田垦荒。
这窟野河下游的静羌寨便是由原先的厢军平西军创建,如今静羌寨周围已经开垦出许多的良田,并成功在这河西之地立住脚。这比静羌寨靠近麟州城一些的青阳寨,也是从河东调的一直厢军平羌军来建设起来的,如今青阳寨发展的也不错,其周围的荒地也多有开垦。
说起来钟浩的窟野河屯田事宜,在这窟野河的下游已经算是颇有成就了。他觉得的这窟野河下游的青阳寨和静羌寨这自己的人手已经不足了,应该去横山地区招募一些生羌蕃部来了。
这钟浩新选定的这麟州城到这连谷县城的、窟野河上游的这片区域,他觉得也应该从河东调一两支厢军来。这厢军虽然不堪,但毕竟是军队。这军队自然比之那些普通百姓容易管理些,哪怕是一开始管理的严苛一些、条件差一些,这些人也只能忍着。再说,那些厢军本来就大都是活不下去的流民组成,这厢军的待遇极差,到了这里条件差点,他们估计也能接受,反正这厢军到哪也是比较惨的。当然,若是在此屯田,能有一些好得效果,估计这些厢军很快就跟平西军此静羌寨和平羌军在青阳寨一样,安心扎下根来在此垦荒屯田。
厢军的这一点,比之普通百姓来说,算是有一些优势。大宋户籍管理比较宽松,若是招募一些逃荒的百姓来垦荒团田,怕是一旦在此有危险或是垦荒屯田利益达不到他们的期待,说不定这些百姓很快就又走掉了。
是以钟浩决定还是要让河东帅司给调动一两支厢军来此垦荒屯田。
这河东帅司的老大是钟浩的泰山老丈人,让自己泰山老丈人给自己调一两支厢军来屯田用,这点事情自然是很容易办到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