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王渐的嘱咐-《宰执大宋》
第(2/3)页
王渐朝着钟浩板着脸道:“你以前不是上得什么平夏策略嘛,那开拓河湟和攻略横山呢?现在你都忘了,还是以前你只是随口说得大话,只是以此作为进身之阶的?!”
钟浩苦笑道:“那些策略虽然是我说的,但是你让我去干,怕是我也不了啊。无论是开拓河湟还是攻略横山,这都是需要有倾国之力的支持,才能办到的。你让小子一个小小文官,赤手空拳去办此事,怎么可能?!”
王渐斥道:“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一个的点去做的,点多了便能成面了!你当这科的新科进士为什么都被官家派去了边州和南方?!还不是因为你们年轻人做事儿都用冲劲,不同于那些官场老油条那样,只知道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只是西北缘边诸州这便便有近百个新科进士去任职,你当官家只是让你去做此事?你只是一个点之一。当然,你这个点是官家最看重的一个点之一,所以才对于另眼相看,才会特别召见你!而且你去的麟州这个地方也是攻略横山的最前沿、桥头堡,位置也很重要,是以你必须得做出点成绩来,不然对不起官家的器重啊!”
钟浩有些惊讶,他以为当年官家年岁渐长,暮气日重,执政会以稳为主呢,没想到这次竟然还要锐意进取一番。当下钟浩问道:“那这科的新科进士去边州是要让他们对西夏保持强势,锐意进取的事情,他们知道吗?”
王渐道:“这个审官院的楚相公在给这些新科进士分派差遣文书时,都有暗示的。只是这种事情官家不可能挨个进士去说,又不能派别人去传达,这种事情不能宣诸于世的,只能通过楚相公暗示了。至于会不会起作用,就看这些新科进士们的造化了。若是有人能做出成绩,合了官家的心意,官家自然会不吝赏赐!”
钟浩苦笑道:“那王公公你刚才又说点、又说面的,合着我们那些同年也没意识到他们要干的事情跟着平夏策略有关啊,那什么开拓河湟和攻略横山的事情,更是不用提了!”
王渐朝钟浩翻翻白眼道:“你以为这开拓河湟和攻略横山的事情朝廷没在做啊,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旷日持久的功夫的,哪是能够一蹴而就呢!这开拓河湟和攻略横山的事情一直在做呢,就是往这河湟地区的渗透,我们皇城司早已派了不知道多少的探子。如今据说这河州的瞎毡病重呢!你看吧,这瞎毡一死,这河州一阵有得闹腾。这朝廷往河州推进势力的好机会便到了。这你以为朝廷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呢,这些年朝廷一直在铺垫呢!”
钟浩听了不禁有些惊讶,原来以为这大宋文官朝廷只是追求安稳呢,维持文人的地位呢,没想到他们也有进取的一面啊。原来这开拓河湟和攻略横山的事情,朝廷早就重视起来了。
当下钟浩道:“那小子这通判该干些什么啊?!还请公公给小子指点一下迷津啊。小子这通判是文官,而这攻略横山的事情,少不了军队的支持,小子有心无力啊。”
王渐笑道:“你倒为什么把你派到麟州啊?!因为你去麟州最后合适。这麟州知州张文远是个好脾气的老实人,没什么本领。而你资历太浅,朝廷不可能让你做知州,而这个张文远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他有资历,他做这知州呢,其实就是为了配合你的。你放心吧,官家早就对他有所暗示,到了麟州你放开手脚做,这张知州不会掣肘你的,这张知州在军政上都会尽量配合你的。当然给你配这么一个老实人知州,让你们一起搭班子,也是为了把你把控一下,能够帮你拾遗补缺。
这麟府兵马司都总管以前是杨文广,而这麟府兵马司副都总管是折继祖。不过这杨文广如今是秦凤路兵马都总管,现在这麟府兵马司都总管却一直空缺,而这折继祖虽然是麟府兵马司的副都总管,但是他一直是只能指挥这折家的永安军,对这麟州的镇西军和保静军都没什么影响。你跟这镇西军和保静军关系不错,倒是自然可以让他们多配合你一下。这麟府兵马司如今没有都总管,你想让这镇西军和保静军帮忙,只需要跟他们的各军的都指挥使打个招呼就行了。这镇西军和保静军都是杨家的班底,这杨怀玉如今还是镇西军的都虞候,在镇西军和保静军中颇有影响。这攻略横山策略进展时,若是有什么事情用到这些季军军,你跟杨怀玉一说,还把请不动这镇西军和保静军。
再说这平西军是你一手创建,如今也是禁军了,战斗力不凡。其都指挥使崔峰是你以前的手下,你有什么事情安排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这麟州还有一个平羌军,其都指挥使也是你以前的手下钟成,虽然没什么战斗力,但是去开荒屯田用起来还算是比较顺手的。
第(2/3)页